院士简介:
庄巧生,男,1916 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1939 年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1945—1946 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学院等处学习小麦品质测试技术。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作物学报》主编,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
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毕生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主持育成10 多个冬小麦优良品种;他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是国内较早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的少数育种学家之一,在推动数量遗传学和计算机在中国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及倡导改良小麦加工品质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参加主编《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和《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等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和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3、1984、1985)、北京市技术改进一等奖(1984)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1995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0 年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9 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百年人生,淡定从容,不为清寒所困,不因荣辱扰心,麦田是他的最爱。几分机缘,几许执着,用尽毕生心智,培育出10 余个优良小麦品种,总结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的历史成果。他为祖国广袤的田野编织了一幅丰收的金色画卷,也抒写了一个育种学家的华彩人生。
用“百年人生”抒写金色画卷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庄巧生
2005年8 月6 日,北京友谊宾馆科学会堂,一位精神矍烁、谈吐睿智的长者,正被100 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同行、晚辈学子,用一簇簇绽放绚烂的鲜花,一句句情浓意长的祝福团团包围着。人们在祝福这位老人百年康寿的同时,更对他为我国农业生产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这位用70 年辛勤与心智,为国家培育出10 余个优良小麦品种的老人,就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
勤奋学习 辗转历练奠基石
1916 年8 月5 日,庄巧生出生于福建闽侯西南山区农村。4 岁时,他随家人投奔闯荡南洋的父亲,在苏门答腊的荒岛上度过了孤寂而苦涩的4 年,并从那里华侨办的民德初小毕业。1925 年,全家回到福州。1928 年1 月,他考入福州私立三民中学。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他勤奋学习,并因成绩优异免了几个学期的学费。后因学校闹分裂,最后一学期转至私立三山中学毕业。1934 年夏,福建省教育厅公开招考第三届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理、工、农、医各仅有1~2 个名额,这让家境贫寒、无力升学的庄巧生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决意报考农科,结果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1935 年1 月,庄巧生考入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主系农艺,辅系植物大学的学习氛围与人文气息,使他的视野日渐开阔,也从内心萌生了要在农学领域不断进取的火种。然而,1937 年初夏,当他在齐鲁大学合作农场暑期实习即将结束之际,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11 月下旬,南京危在旦夕,学校决定西迁成都华西大学,他便随校紧急转移,一路上冒着敌机狂轰滥炸的危险,还得抓紧时间完成老师预先布置的自修课程,过着流亡学生的生活,1938 年春节后终于到达华西坝。1938 年是他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他除修完必修课外,以“小麦与黑麦属间杂种一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为选题,搜阅当时所能找到的国外文献,撰写综述性文章以代替毕业论文。这年夏天,他还参加了系里在川西平原开展的水稻单穗选种活动。1939 年2 月,他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并被授予金钥匙奖 1939 年3 月,经系主任早在半年前的推荐,他来到中央农业实验所设在贵阳的贵州工作站报到,在该所技正兼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农艺系主任沈骊英先生的领导下,分管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主持人授意下,他将系里以前下乡调查资料和所内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写成《贵州之小麦》一文,在中农所专刊第24 号上发表(第三作者)。这是有关贵州省小麦生产与科研的第一篇历史文献 1940 年8 月,他回到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给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靳自重教授当助教。在两年半的助教生涯中,协助靳先生完成了“蓝麦杂种后代的细胞学研究”和“马卡小麦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印度农业科学》(1943)与美国《陶莱植物学会会志》(19441944 年,中美两国就为中国战后复兴培训中层科技骨干计划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决定由工矿、交通、农业主管部门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推荐合适人员,经考试遴选赴美进行现场实习,为期一年,期满回国服务,同时还留出少数名额由考试院在社会上公开招考。他参加了考试院的招考,以第二名被录取。他申报的实习志愿是小麦品质检1945 年7 月,他到了美国,先在堪萨斯州立学院制粉工业系学习硬质小麦品质鉴定技术。鉴于这项工作与谷物化学关系密切,4 个月后他又去康奈尔大学补修几门化学课。翌年春天,他到位于俄亥俄州的联邦软质小麦实验室进修了2 个月软质小麦品质测试技术。最后,他去北部春小麦和硬粒小麦主产区参观两个品质实验室,同时了解美国北部和西部一些州农业试验站的麦类作物育种工作。他从农艺学家角度了解美国小麦品质分析工作布局,学习实验技术,认识到品质检验与研究在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并注意收集有关文献,以便回国后创造条件填补这一空白领域的研究。1946 年8月,庄巧生回到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10 月,被派至北平农事试验场任技正兼麦作研究室主任,主持小麦育种课题北上产区 培育良种结硕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更名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 年又扩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庄巧生就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2003 年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继续开展小麦育种工作。<BR>初到北平工作时,华北平原是雨养农业,冬春干旱,两年三作,小麦单产很低,育种目标以抗寒、耐旱、丰产稳产为主。短短两年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他明确了燕大1885、北系3 号等三四个新品种可在周边地区试种推广。
岂料1950 年春,全国爆发了前所未见的小麦条锈病,上述品种因感病严重非但不能投入生产试种,就连新近培育的、旨在抗锈病的杂交早代材料也在劫难逃。这年秋播,北京农业大学蔡旭教授课题组主动将其经受过条锈病大流行考验、表现最好的“胜利麦/ 燕大1817”第三代入选株系各分出少许种子赠给庄巧生,这是对他的莫大支持。然而,庄巧生1952 年应邀参加西藏工作队农科组考察,待1954 年春从西藏考察回来后,上述从北农大引来的材料(已第七代),只剩下有10 来个品种参加的产量比较试验,其中以早熟、抗锈、穗大粒大、籽粒外观品质好的华北187 性状较为全面,可供生产利用。后来他又从华北187 群体中系选出植株稍矮、茎秆较强、可在中等肥力以上水浇地推广的北京6 号。这两个品种从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至60 年代中期,先后在北部冬麦区东片推广种植,年最大种植面积各约4.66 万公顷和5.33 万公顷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和防止条锈菌新小种为害,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和后期,他的课题组先后育成了北京8 号和北京10 号。北京8 号是1955 年在石家庄以碧蚂4号与早洋麦杂交第三代的少数入选株系,1958 年秋移到北京继续选择而育成,表现早熟、抗锈病、丰产、籽粒白、外观品质好、适应性广,成为20 世纪60 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黄淮平原的主栽品种之一,年最大种植面积达133 万公顷。北京10 号是用丰产性比华北187 好的华北672 分别与抗锈的苏联早熟1 号、早熟的辛石14 杂交后再双交育成,表现高产、抗锈、中熟,在冀中、冀东、晋中、晋东南和临汾地区广为种植,年最大种植面积达47 万多公顷。这两个品种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 世纪70 年代初,生产上需要耐肥水、抗倒伏、抗锈病、增产潜力更大的新品种,他的课题组采用亥恩・亥德(西北欧)、欧柔(南美)、北京8 号三交组合育成了北京14 群体。有关单位从这个群体中分别协作系选出冀麦1 号(12057)、冀麦2 号、红良4 号和红良5 号等新品种,在冀中、晋中南和京、津郊区广为种植,其中冀麦1号于1983 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0 年,他的课题组又育成了以丰抗8 号和丰抗2 号为代表的丰产、抗倒伏、兼抗条锈、白粉病且落黄好的丰抗号系列品种,在北部冬麦区大面积应用长达10 余年之久。丰抗8 号年最大种植面积达40 多万公顷,是当时北部冬麦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1984 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丰抗2 号、丰抗4 号、丰抗5 号、丰抗7 号系列品种1984 年获北京市技术改进一等奖。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还育成了北京837 和北京841,前者从80 年代后期至90 年代中期在河北中部推广,年最大种植面积20 多万公顷;后者丰产稳产,适应性好,是上世纪80 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几年晋中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庄巧生是国内较早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的少数育种学家之一,善于在亲本选配上因材“施教”和在后代处理中因地制宜。
“大跃进”时期,为了支援农村基点工作,压缩试验规模和简化操作,他第一次在国内采用F2 代派生系统法来处理杂种早代,不仅简化了程序,而且提前积累两年初步测产资料,为后来决选出北京10 号提供了依据。他还善于根据不同类型亲本材料的特点进行合理组配,以拓宽种质资源的利用面。 冀麦1 号的选育便是一例。不但把高产、大穗、大粒、抗锈、早熟和白粒结合于一体,还有可能将不同来源的有利基因聚合起来,以丰富杂种后代的遗传背景,从而提高其总体性状水平和遗传多样性。凭借60 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鉴评和选用杂交亲本来说,他可以说是开始步入“慧眼识珠”、“巧点鸳鸯谱”的境界; 他在主持“六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时(包括华北五省区小麦协作育种),采取加强大区级区域试验,并密切其与省级区域试验的联系,以加快良种转化为生产力;注意安排好种质资源创新、抗性鉴定等支撑研究,以增强育种后劲;倡导品种材料与技术经验双交流,规定“品种材料可以不要,不能不给”,并试行穿梭育种以增强育成品种的适应性;利用五省区协作育种的专项资助,为省级单位和本所配置田间试验作业机具,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召开全国小麦育种攻关第一届学术经验交流会,并在会后出版论文集。这些都对发展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具有倡导性,既涉及技术又与管理措施有关。
1986 年,庄巧生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奖;1987 年,协作组的全国大区级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六五”成果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书撰文 繁荣科技有鸿篇
庄巧生知识面广,文字功底好,审阅文稿认真、细致。他参编(译)的专著有:《植物育种学》(译)、《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生统遗传学导论》(译)、《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论文集)、《基因库与世界食物》(译)等,对提高我国作物育种理论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1983)一书,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 年来小麦品种改良的成就与经验,着重阐述育成品种的系谱渊源及其与种质资源利用的关系,其中由他主笔的《亲本选配的基本经验》一章实际上也包括了他本人的实践经验。此书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5)和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5)。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他作为第一副主编,协助金善宝院士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1991)。这是一部200 多万字的大型工具书,荟萃了国内数以百计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与研究心得,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还协助金善宝院士,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撰写了融国内外小麦科技新进展为一体、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权威性专著——《中国小麦学》(1996)。21 世纪初,在《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的基础上,他主持编写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2003),并附录上世纪前半叶开创小麦改良工作时的简略情况,为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小麦育种实践、技术成就和生产发展的进程留下历史记录。
务实求真 认真实践带后人
1952 年,庄巧生第一次接待前苏联小麦育种专家,专家所说的一句“要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深深地印记在他的心里,也成为他以后从事育种实践的座右铭和走上成功之路的指路标。<BR>尽管工作繁忙,各种事务缠身,他仍坚持现场作业,每到小麦生育的关键时期总是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尽可能详细了解育种材料的各种表现。一年早春,土温室的小麦加代材料在下班前没盖上草苫,当晚10 时他突然听到天气预报说将有大风降温,便立即从家骑车赶到十几里以外的单位,叫起工人师傅一同把草苫放下盖好,回到家里已是午夜时分;一次下班前,为配合各课题组抢时轮灌试验田,临时决定当天夜间突击浇麦,他便自告奋勇掌灯干了一个通宵。<BR>他襟怀坦荡,务实求真。1958 年在河南新乡蹲点负责总结小麦高产经验时,正逢“大跃进”浮夸风四起。麦收后,他和小组成员冒着挨批的风险,总结了以《千斤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题的工作报告,本着科学家的良知,实事求是地反映当时我国小麦主产区的产量潜力他关注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时常提醒要加强中外文学习,养成博览文献、敢于争鸣的习惯,并深化到本职工作中。他热心帮助年轻人修改文稿,乐于为年轻人联系进修深造机会,希望他们尽快成长。在同行中,请他帮助指导工作或审改文章的人终年不断,直接和间接受益于他的指点者很多。他本人则认为“这也是充实自己、学习提高的好机会”。<BR>在他的影响下,年轻的课题接班人通过10 年精心努力,已基本形成一支以海外回国人员为主,常规育种、谷物化学、植物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与国内外同行合作接轨的开放型小麦育种团队,正朝着预定目标迈进。由于在中国小麦品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08 年他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品质性状分子标记发掘与优质品种培育”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他始终认为个人的才智与精力有限,而集体的智慧与能量无穷,只有把个人的努力融汇于集体的奋斗目标中,各项事业才能兴旺发达。1996 年,当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时,便立即将所得奖金10 万元港币全部捐献出来,支持所内的小麦育种工作。这一举动感动了院、所两级领导,于是分别匹配资金建立了“庄巧生基金”,用以奖励作物科学所在小麦育种相关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科研人员。为弘扬庄巧生献身科学、热爱农业、服务农民的崇高精神,在全国16 个单位的支持下,2005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决定将基金改设为面向全国科研基层的“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奖励在小麦育种相关领域作出显著贡献的个人,让更多的后来人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BR>对自己的一生,庄巧生是这样说的,“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10 来个优良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科技事业留下一些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但当人们翻开他从事小麦育种整整70 年的“履历”,看到的却是整段华彩的人生,是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大地倾情描绘出的一幅丰收的金色画卷。